马耳他投资移民可以工作吗?马耳他投资移民的工作限制有哪些?
最近不少人问,拿了马耳他永居身份后能不能在当地上班挣钱……说实话,这问题真不算冷门。很多人考虑移民不只是为了换个生活环境,也希望能在当地发展事业或补充收入。但现实是,政策上确实有些“框框”得先搞清楚,不然容易踩坑。
一、马耳他投资移民的基本性质
咱们先捋一下背景——现在的马耳他永居计划(MPRP),本质上是个“投资换居留”的通道。申请人通过满足政府设定的资金、房产和捐款要求,就能拿到欧盟范围内的长期居留权。但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工作签证”路径。对了,很多人以为“拿了永居=自动有工签”,这个逻辑在马耳他不完全成立。
根据当前政策,主申请人及其家属可以自由在马耳他生活、读书、开办公司,也可以做自雇,比如开个小店、搞点线上业务…但如果你想以雇员身份去应聘本地企业、拿一份稳定的工资合同?那就不行了!除非你另外申请工作许可,否则不能随便上岗。
二、“不能工作”到底怎么理解?
这里说的“不能工作”,指的是不能未经批准受雇于他人。换句话说,你不能拿着永居卡去面试找工作,也不能跟公司签劳动合同领薪水。这是监管的重点之一,也是尽职调查环节会关注的风险点。
但是!注意转折来了——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只能躺着花钱。实际上,你是完全可以:
1. 在马耳他注册公司并担任董事或股东,开展商业活动;
2. 从事自由职业,比如做设计、编程、咨询等远程服务;
3. 拥有被动收入来源,如房租、股息、版权收益等。
这些都被视为“非雇佣型经济活动”,属于允许范畴。所以准确地说,不是“不能赚钱”,而是“不能当普通上班族”。
三、为什么这样设计?背后的逻辑是什么
其实挺合理的。你想啊,马耳他的这套投资移民体系,初衷是为了吸引外部资本流入,带动房地产、慈善捐赠和资产管理行业发展,而不是填补劳动力市场缺口。如果所有人都跑去抢本地人的饭碗,那反而违背了政策本意。
再说,审批的时候人家也没承诺你会有就业权。相反,你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生活,不需要依赖公共福利系统。这才是关键考核指标之一。
四、有没有变通的方式获得合法就业资格
当然有!如果你后来真的想进入职场,也不是完全没有出路。一种方式是:你所在的公司愿意为你申请工作配额,经劳工部门批准后发放工作许可。但这通常要求岗位难以在本地招到合适人选,而且流程较复杂,成功率有限。
另一个更现实的选择,就是转型成企业家或者自雇人士。比如你在马耳他设立一家数字营销公司,承接国际客户订单,既合规又能创造价值。飞际移民的顾问经常建议客户走这条路——既能充分利用身份优势,又不会触碰政策红线。
要知道,飞际移民深耕欧洲项目十多年,处理过各种实际案例。他们的团队很擅长帮客户规划“身份+事业”的双重落地方案,不会让你卡在模糊地带进退两难。
五、总结:限制背后也有机遇
所以说,“马耳他投资移民不能工作”这句话,说得太绝对也不对。正确的打开方式是:提前了解规则边界,在合法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。毕竟,换个国家生活,从来都不是换个地方打卡上班那么简单。
与其纠结“能不能打工”,不如想想怎么利用这个欧盟身份拓展更多可能性——比如跳板申根国、规划税务、子女教育,甚至是搭建跨国生意架构。这才叫把身份的价值榨干!
原创文章,作者:马耳他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nfa24.cn/yiminsh/5899.html